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章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还有十来章就完结了,节奏会快一些。

局势

曲酌生辰只请假一日, 翌日便一刻不肯停歇的回到新学继续念书去了。

曲花间和穆酒也继续忙碌起来,每日处理完各地送来的政务,还要在正厅同幕僚们议事。

如今天下局势分明,各路人马虎视眈眈, 穆酒得加紧训练兵士, 以备接下来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事。

这几年间, 不止曲花间占领四州势力越来越大, 其他人也没闲着。

徐广义与荆州勇武皇帝僵持数年后, 突然调转方向, 出其不意的将常州两个一直搞内斗的郡王给灭掉了,收揽了他们手下的兵力,暂时壮大了一番。

接着他暗中联系豫州燕王,两面夹击荆州。

赵辞讳和本就因曲花间的挑拨和燕王赵辞晟结下仇怨, 被切断了来自楚家的补给。

本就后继无力的荆州面临着腹背受敌, 独木难支的境地, 饶是他确实有几分才能, 手下将士也忠心耿耿,终究是没能坚持太久。

兵败之际,为保全所剩无几的属下, 他令人开城投降,自己则饮剑自刎于荆州城楼之上。

徐广义算盘打得响亮,本是准备与赵辞晟合作攻下荆州,再使计将其收入囊中的。

可赵辞晟也不是什么蠢人, 怎么可能让他如愿?

燕军攻下荆州府城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一路披荆斩棘,直接把徐广义那点兵力给追得四处逃窜,最后灰溜溜地退回了京都。

后头两年赵辞晟又开始攻打青州, 青州庆王抵死反抗,最终死于乱兵之下。

至此,赵辞晟便如同曲花间一般,一人占领了四州。

且他还在别人不知情的时候得到了苏州章家的支持,彻底吞并了赵辞讳的母家楚氏。

可以说如今的苏州,有一半在赵辞晟的掌控之下。

其他地方都是谁打下来谁就说了算,苏杭一带则不同,这些地方世家林立,人口土地兼并严重。

像是楚家,负隅顽抗的时候,手中的私兵和奴隶加起来足有十余万人,且个个手里都有武器。

强龙不压地头蛇,若非章家相助,赵辞晟也不可能轻易吃下这一个顶级世家。

这也是从古至今 ,不论北方各大势力再如何斗,也没人将手伸向江南的原因。

这些大大小小的世家,分则各自为主,明争暗斗,若是有外来势力想打他们的主意,那合起来就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他们有钱有地还有人,披着世家的皮,行的却是佣兵自重的事。

而赵辞晟吞并了楚家,又获得了章家的支持,无异是让他更多了一层底牌。

当今的周朝,怕是只有曲花间能勉强与之一比。

徐广义计划失败,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耗费许多财力和兵力打下的荆州最后落入了赵辞晟的口袋。

他气急败坏,连发了十数篇檄文咒骂赵辞晟,也无济于事,只得又将矛头指向了反王率领的南军。

反王本就是农户出身,前半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

一朝活不下去了,凭借着一腔热血集结了一帮流民打砸了当地县衙,就此起义。

响应他的人越来越多,但都是同样快活不下去的农民。

他们没什么文化,大字都不识得几个,靠着人海战术推翻了两个州的官府,将抢来的粮食分下去,勉强活了下来。

为了不被朝廷镇压,南军不敢解散回家种地,抢来的粮食很快见底。

于是他们又盯上了各地的地主大户,故技重施后,又苟了两年。

徐广义之前一直忙着和赵辞讳打,顾不上收拾他们,如今腾出手来,一群乌合之众很快便被正式军队打得丢盔卸甲。

与此同时,司州安王以不忍看着百姓被徐广义迫害的名义,迅速吸收了一部分南军,顺理成章的占领了雍州,以及半个梁州。

南军首领带着手下兄弟同徐广义的人打了几场,自知不敌,火速投靠了素有礼贤下士名声的安王。

徐广义费了老鼻子劲儿,最后只得了两三个县城,却也毫无办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